《2019中国饭店业务统计》 评注

2019-08-19

2018年,中国酒店市场延续了2017年的业绩上升趋势,整体市场的住宿率及平均房价均小幅提升,使得平均每间房收益首次超越过去十年最高值,创立了新的历史标杆。餐饮收入则相对表现稳定。鉴于客房与餐饮收入的稳健增长,整体酒店市场的经营毛利进一步提升,超越2017年,成为5年来的最高值。
2018年概要
                       

2018年,中国酒店市场延续了2017年的业绩上升趋势,整体市场的住宿率及平均房价均小幅提升,使得平均每间房收益首次超越过去十年最高值,创立了新的历史标杆。餐饮收入则相对表现稳定。鉴于客房与餐饮收入的稳健增长,整体酒店市场的经营毛利进一步提升,超越2017年,成为5年来的最高值。

                       

中国酒店市场自2017年以来进入复苏周期,支持酒店市场业绩连续两年稳健提升的主要因素包括:

                       

●  2018年,中国GDP增速虽然放缓,但仍维持在6.6%的中高位,支撑着商务及会议市场持续平稳发展,中国正在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商旅出行市场;

                       

●  高铁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以及多样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开发持续刺激着旅游市场蓬勃发展。2018年不论是全国旅游接待人数还是旅游总收入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

                       

●  与此同时,中档及以上国际酒店的开业客房数在2018年有明显下降,新增供给开业放缓有助于市场暂时喘息,推动业绩稳步恢复。

                       

2018年,新的业绩高点?

                       

在需求与供给端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五星级酒店市场自2017年以来 进入上升周期,并在2018年实现了483元的平均每间房收益,超越2011年的历史最高点477元,成为了新的历史标杆。其中,一直处于业绩洼地的三线城市提升最为明显,达到10%。而代表度假市场的目 的地度假酒店则业绩下降明显,平均每间房收益下降幅度达7%。


                                                                        

一线城市逐渐步入入住率瓶颈期,通过有效的收益管理提升房 价进而推高平均每间房收益成为一线城市2018年的主旋律。

                                                                        

四大核心城市中,深圳继续表现强劲业绩,2018年平均每间房收益提升了7.3%。在需求端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巨大影响力及“中国智造”引导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深圳导流了大量商务及会议需求。在供给端方面,有限的新增供给及现有的优质酒店产品使深圳在市场上升周期更有自信运用收益管理,有效提升业绩。

                                                                        

上海则与之相反。同样作为经济核心的上海并不缺乏蓬勃发展的酒店需求,但大量新增供给使得市场平均房价在过去一年不升反降,压制了整体客房收益的提升。目前其平均每间房收益水平已被北京赶超,位列第三。需强调的是,上海如此快速地吸收大量新增供给,反映出上海是中国市场容量最大、酒店房价最具深度的市场。相信此轮新增供给进入稳定经营期后,上海酒店市场业绩的上升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得益于客房业绩的提升,各一线城市高端市场的经营利润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扬。平均每间房收益上涨最快的深圳引领市场, 实现了43%的高毛利率水平。

                       

近年来,二线城市成为中国高端酒店开发的主战场,受新增供给持续入市影响,业绩持续低迷。2018年,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带动,二线城市五星级酒店市场的平均房价与入住率均实现了1%左右的增幅,平均每间房收益小幅增长2%。

                       

根据经济体量、旅游资源、商业活跃度、交通发展、居民购买力等因素,我们进一步将二线城市分为高价值型与高流量型市场。

                       

杭州、苏州及成都是高价值型市场最典型的代表。这三座城市产业基础坚实庞大,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商业活跃且颇具创新性,居民富裕并富有审美力。受益于此,高端酒店市场拥有强劲的、具备相当支付力的商务与会议需求基础。此外,浓厚的城市休闲氛围又为酒店市场吸引了大量旅游散客,为平均房价的深度延展提供条件。因此,在二线城市中,高价值型市场位居业绩的上游序列,且未来增长更具想象空间。

                       

高流量型市场通常为区域中心城市。其酒店市场的住宿率表现强劲,但平均房价则受到限制。这类城市的酒店客源通常以商务及会议客源为主,高支付力的旅游散客占比相对不足。流量型城市或因为城市自身缺乏独具禀赋的自然人文资源,或因为当下的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水平,对高端旅游散客的吸引力不足,使得酒店市场具备流量的优势,但在房价提升上捉襟见肘。在成长路径上,拥有独特旅游资源优势的城市将随着产业升级优化逐渐脱颖而出,朝向价值型城市转化。


                                                                        

与一、二线城市相比,2018年三线城市的业绩提升更为明显。经 历了2016年与2017年的开业潮后,2018年三线市场新增供给稍有放缓,兼及经济形势的有利影响,三线城市的入住率实现最为显著的提升,并带动整体经营业绩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三线市场经济规模小,市场容量受限,高端需求不足。2018年平均入住率尽管有所增长,但仍处于55%的低位,远未达到理想水平。


                                                                       

过去五年,全国五星级酒店的经营毛利率止跌企稳,稳定在31% 左右。按城市层级划分,一、二线市场的经营毛利率随着市场复 苏均有所回升,但三线市场则波动下降,2018年其经营毛利率已 跌至20%。一方面,三线市场远未成熟,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及 新增供给持续入市,过去五年经营业绩未明显提升;另一方面, 随着高端酒店的不断开业,酒店的直接运营成本及人力成本占 比在不断提升,使得经营毛利逆势下降。



                                                                        

整体而言,一线城市依旧是中国酒店业绝对的价值高地,并仍将行进在上升通道中,其与二、三线城市的业绩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二线城市则分化前行在成长路径上,高铁网络的纵深发展,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高端产业的地理内迁,均将有效促进二线城市的业绩成长。而三线城市的酒店业绩在中短期内仍将明显承压。

                       

中国城市群,谁主沉浮?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深与区域交通网络布局的加强,中国已进入城市群发展时代。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华中以及西南分别代表了中国酒店市场最为成熟的一线及二线城市群。对这些区域的比较分析可以很好地表现中国酒店市场当下基于地理分区的表现特征。

                       

从经营业绩来看,由广州及深圳带领的珠三角地区明显领先于其他城市群。珠三角区域虽然地理面积小,但产业基础雄厚,以全国0.5%的面积和5%的人口创造着10%的GDP,因此为酒店市场引入大量商务及会议需求。而从供给端来看,珠三角地区高端酒店供给相对有限,特别是新增供给的开发量明显低于另两个一线城市圈。因此,整体市场业绩较为突出。


                                                                        

在客源结构方面,珠三角散客比例高达70%,明显优于其他城市群,再一次说明其强大的商务需求流量,而较高的散客比例也有助于珠三角市场提升平均房价。西南城市群则有较高的团队客源占比。一方面,西南的核心城市成都近年来凭借其便利的交通网络、高品质的酒店配套以及丰富的会展设施已成为中国大型会议会展的首选城市之一。另一方面,西南地区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其带来了大规模的国内及国际旅游团队客群。


                                                    

在客源地上,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最为国际化的地区,其中欧洲、美洲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客户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群。而靠近香港的珠三角则紧随其后,其客源中来自于港、 澳、台及其他地区的国际客人占比较高。整体看来,一线城市群明显更国际化,国际客源占比较高。以西南和华中为代表的二线城市群则以国内客人为主,国内客源在两区域内的占比均接近90%。



                                                                        

热爱饮食的广东人民同样为珠三角酒店贡献了大量的餐饮收入,使其在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餐饮收入方面傲视群雄。珠 三角的高餐饮消费主要由较高的人均消费所带动,特别是在全日餐厅以及特色餐厅方面,说明深受国际文化影响的珠三角人民更愿意为高品质的自助餐以及酒店西餐支付溢价。而在中餐厅和大堂酒廊方面,珠三角酒店则普遍采取“低价高频”的策略,通过更加亲民的价格体系为餐厅获得高上座率。

                       

整体来看,越往北,酒店餐饮经营难度越高,消费习惯的不同使得南北方酒店每间可供出租客房餐饮收入有着明显的层次划分。 渤海湾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对于到酒店内用餐仍具有明显抵触性,更不用说将其变成日常家庭社交方式的一部分。因此,渤海湾地区酒店的每间可供出租客房年餐饮收入不仅低于15万元, 餐饮收入占比也不及40%。


                                                                        

进一步看一下人工效率,西南城市群的员工效率最高,其次是长三角城市群。而珠三角及华中区域的员工配比则因为较高的餐饮比重而有一定程度的上扬。整体看来,南方的员工效率明显高于北方。


                                                                        

而在平均每员工人工成本方面,则是北方高于南方,一线城市群高于二线城市群。以北京为代表的渤海湾地区员工成本位居五大城市圈首位。北方高品质服务型人才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服务业的用工成本,使得中国呈现出越往北服务业越难做,专业的服务人员越难找的局面。


                                                                        

在客房与餐饮收入双高以及员工成本更为节约的多重助力下, 珠三角都市圈顺利成为中国高端酒店运营效率最高的区域,以 38%的平均经营利润率领军中国市场。一线城市群整体看来,越往北,酒店的经营利润率越低,坪效也越低。渤海湾城市群的酒店平均利润率已与代表二线的西南城市群接近。

                       

而在二线城市群中,华中城市群与西南城市群之间仍有较大差距。西南市场兼具商务及休闲气质,优质高端供给密布,人员效率优异,为市场业绩提升带来较大空间。华中市场则由于平均房价受限,使得餐饮收入占比过大,导致酒店整体利润率不及30%。但随着华中地区酒店市场的不断成熟,高品质新增供给 逐渐进入市场,平均房价有望缓慢成长,而客房收入的增长也将有利于华中酒店整体运营利润率的提升。

                                                                                                                             

在客房与餐饮收入双高以及员工成本更为节约的多重助力下, 珠三角都市圈顺利成为中国高端酒店运营效率最高的区域,以 38%的平均经营利润率领军中国市场。一线城市群整体看来,越往北,酒店的经营利润率越低,坪效也越低。渤海湾城市群的酒店平均利润率已与代表二线的西南城市群接近。

                       

而在二线城市群中,华中城市群与西南城市群之间仍有较大差距。西南市场兼具商务及休闲气质,优质高端供给密布,人员效率优异,为市场业绩提升带来较大空间。华中市场则由于平均房价受限,使得餐饮收入占比过大,导致酒店整体利润率不及30%。但随着华中地区酒店市场的不断成熟,高品质新增供给逐渐进入市场,平均房价有望缓慢成长,而客房收入的增长也将有利于华中酒店整体运营利润率的提升。


                                                                        

度假市场路在何方?

                       

随着中国休闲旅游消费的爆发式增长,近郊休闲度假市场经历了较快发展,并已粗具规模。目前,近郊休闲度假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具有成长潜力的细分市场,并与目的地度假市场呈现出 截然不同的业绩特点。                                                             

从发展历史来看,自2003年三亚喜来登酒店开业以来,高品质目的地度假酒店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期,形成了三亚、丽江、西双版纳、长白山、千岛湖、黄山等众多知名度假目的地。但近两年来随着旅游地产市场管控的加强,目的地度假酒店的发展也进入了瓶颈 期,新增供给增速明显减缓。

                       

而高品质近郊度假酒店则起步较晚,整个市场从2006年左右才开始萌芽,目前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当下近郊休闲市场中仍以农家乐、民宿以及国企运营的单体会议度假型酒店为主。高品质近郊度假酒店市场规模与目的地度假酒店市场仍有较大差距, 存在一定市场发展空间。


                                                                        

目的地度假酒店为了营造出浓厚的度假氛围,通常容积率低、占地面积广、建筑面积大,并且在客房与配套设施面积上都出手十分阔绰。与之相比,近郊度假酒店的设施情况则更类似于城市酒店,平均客房体量在300间左右,面积却更小,平均每间房面积明显小于目的地度假酒店。


                                                                        

与近郊度假酒店相比,目的地度假酒店的整体溢价能力明显更高。这 一方面得益于目的地度假酒店普遍较高品质的酒店设施。另一方面, 高比例的旅游散客占比也拥有非常突出的房价支付能力。近郊度假酒店则受城市扩张的影响,缺乏高品质的超高端及奢华产品,产品层级多以标准五星级酒店为主,因此平均房价也较为受限。此外,由于家庭散客集中在周末及节假日,近郊度假酒店更需要会议会奖客源在工作日期间的收入贡献。而接近三成的会议会奖客源占比也限 制了近郊度假酒店平均房价提升的空间。   

                    

在住宿率方面,不论是近郊度假酒店还是目的地度假酒店都面临着严重的季节性因素的挑战。特别是近郊度假酒店,受到明显的全年季节性以及周季节性的双重挑战,因此其平均入住率始终徘徊在 55%以下。而目的地度假酒店由于包含海南区域,平均住宿率高于近郊度假市场,但整体市场平均住宿率依然难以超过56%。

                       

对比过去两年业绩,目的地度假酒店平均房价的下滑直接导致了平均每间房收益的降低。过去两年,国内经济环境波动以及新增供给压力使得目的地酒店纷纷需要通过下调价格来稳定住宿率。 相比之下,近郊度假酒店表现则相对平稳:平均入住率由于新酒店的开业而小幅下跌,平均房价则在新酒店的带动下小幅攀升。



                                                                        

受限于较低的住宿率水平,五星级度假酒店整体的人房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而近郊度假酒店由于为会议会奖客源配有更大的餐饮功能,因此人员配比更高。每间实际入住客房平均员工 数远超全国五星级酒店平均值。


                                                                        

受制于较低的入住率水平以及人员效率,整体度假市场的经营利润率明显低于城市商务酒店。有趣的是,两类度假酒店的平均利润率并没有明显区别,均在28%左右。但近郊度假酒店受益于其较高的餐饮收入水平,每间房平均经营利润明显高于目的地度假酒店。若考虑到近郊度假酒店较低的平均每间房均摊面积,可以发现近郊度假酒店的整体盈利水平和坪效业绩明显高于目的地度假酒店。目的地度假酒店的经营业绩则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近郊度假酒店所代表的“微度假”模式更符合国人假期少且计划性弱的消费习惯,而更加低廉的总费用也更加符合人们在经济下行时期对于旅行消费的预算预期。此外, 城市群的打造也将加强区域间的交通联动,有助于人口流动,进 一步刺激近郊需求的壮大。同时,目前高品质近郊度假酒店仍是少数,大片的市场空白为产品升级和市场发展带来空间。

                       

反观目的地度假酒店则在多年的快速发展后略显疲态,其业绩在当下的经济波动中受到更加明显的影响。综合来看,交通通达性仍是许多度假目的地最大的发展瓶颈。而在这类度假目的地中,住宿产品作为末端产品的特点更加明显,业绩很大程度上依托着整体目的地形象的打造,较难独立吸引客源。而在激烈的竞争下,目的地度假酒店整体利润率出现下滑,预计在中短期内将有较大的经营压力。

                       

最后,下表数据充分展现了这本统计刊物涵盖的丰富信息量。在此,我们也真诚感谢所有行业参与者对本刊物的持续大力支持!